告别“双十一”
2014年11月11日,激战开始。战争不仅发生在消费者手机、电脑屏幕前,物流繁忙的运输中,以及众多商家愿景与埋怨中,甚至发生在电商之间。苏宁易购在几个传统媒体刊载广告,用“打脸”这种直白方式,表达着对于这个节日,以及天猫节日垄断的微妙感情。 作为一个生造的节日,“双十一”已经镶嵌进我们的生活,成为恋物时代的表征。没有人会怀疑在2014年,这个普遍恋物的时代,“双十一”与中国电商会创造出新的天文数字,跨上新的台阶。然而,这会是一个成为习俗的节日吗?这种关于商品的狂欢是否会这样永远持续下去? 事实上,一直到今天,不同性别、不同社会阶层的中国人仍然顽强地展示着匮乏感。这种匮乏几乎是全方位的,属于各个基层的。今天中国社会的奇妙之处在于,各个阶层,无论是贵族富豪还是中产屌丝,都没有拥有与自己社会地位相一致的生活品质,错位与挫败感,富足与匮乏感奇妙混杂,如同“双十一”最终与单身屌丝青年无关,成为中产阶层购物时刻。 变化已经开始了,常识是狂欢终会过去,告别飞速增长,迎来新常态的人们迟早要面对建设日常生活的问题。 不妨做好告别“双十一”的准备,即便那一天,似乎还很远。 电话:400-606-2981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姚家园路7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