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易车网 试驾】在越来越拥挤的城市中,开车已经不再是享受的事情了。车多、人多、行车环境的恶化、油价不断攀升的压力给生活在大都市的人群增添了诸多苦恼,同样也给原本就负荷不堪的城市环境带去了更多的负面影响。如果连最基本的舒适环境都保障不了,何以谈得上“有尊严的活着”的更高层次追求? 为了更切实际的可持续发展,众多汽车企业都投身到研发新能源产品的浪潮中,这其中有不少外资企业,更不乏有我们自主的产品相继面世。在2009年上海车展上首发的哈飞赛豹纯电动车在经历了3年的不断改善与提升后,今年首次实现了海外出口,并一举获得了在美销售的成功,累计销量接近1000台的成绩,也间接说明了这款纯电动车型的过硬性能。赛豹纯电动车也是首款出口海外的“中国造”纯电动车型,这也让我们对这款自主产品充满了期待。究竟它有什么过硬的性能可以在美国市场上获得佳绩?而即将在10月上市的国内版本车型又和出口车型有什么区别?近日,我们来到哈尔滨的哈飞汽车工厂,短暂体验了一下。 外观:和汽油版车型高度相似 差异化较小 
之所以称之为赛豹纯电动车,主要是这款车的外型以普通版赛豹作为原型,但实际上,在底盘、车体以及动力系统方面都进行了全方位的改善和变化。普通汽油版赛豹汽车的整备质量为1180Kg,而纯电动版车型因为要搭载大批电池组,所以车辆的整备质量提升至1625Kg,整整增加了445Kg的车体重量,这样大的变化需要车辆有更加强化的结构,并能够确保车辆的安全性能。因此单单就车辆重量的变化上就需要电动版赛豹有更为科学的布局和设计,同时,增加车体刚性也是这款新车需要解决的问题。不过这些问题早就被车辆的设计者一一解决了。 
该车长4434mm,车宽1708mm,高度1480mm,轴距为2600mm,除了高度增加了9mm之外,其他尺寸与普通版赛豹完全一致,至于高度为何有所变化,在后面的内容中,你就会得到答案。 

为了获得更强的认同感,赛豹纯电动车不仅在车身尺寸上和普通汽油版车型极为相近,就连外观车体设计都很大程度上保留了普通车型的精髓,不论你从车辆的什么方向看过去,都会很轻松地辨认出它的品牌。就连新能源车普通使用的封闭式前中网方式,赛豹纯电动车也没有采用,正常的镂空格栅,让你站在它面前时,可能会有些疑惑,这真的是新能源车型吗? 车辆的侧面和尾部也保留了普通版车型的设计元素,这让熟悉它的人会不假思索地将其误判为汽油版车型。不过如果仔细观察,还是会从一些细节中甄别出它的真实身份。 



车头的转向灯机构被LED技术所取代,更为时尚的感觉为纯电动赛豹增添了科技感。与之相呼应,尾灯组也采用了LED的灯源,指示效果更为明显,这也为电动版赛豹添加了一份新意。“ALL ELECTRIC”是全车唯一的身份标示,字节中的“E”被巧妙地设计为插电式接口,既形象又通俗易懂。 
当你俯下身仔细看看车辆底部,会发现它的与众不同。没有排气管的尾部说明了它是一款零排放的纯电动产品,同时,在加固的底盘上,你可以从侧面看到一排略低于侧裙的结构,这就是它的核心部件——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组。它具有环保、重量轻、能量高、电池电压高、工作温度范围宽、贮存寿命长等优点。电池容量99Ah,重量为450公斤。 目前电动车有很多产品将电池组设计在后备箱的区域,为此车辆的后备储存空间被大大压缩。而赛豹电动车将电池组平铺在车厢地板下方,既降低了车辆的重心、增加了行驶稳定性,又保证了车辆整体储物能力,对于车内乘客的舒适性影响非常小。 

尽管电池组占用了车辆底部的大部分空间,但通过设计者的科学布局,后多连杆独立悬架结构得以完整保留,对于小型车来说,很难得,针对电子组铺设在底盘上的电动车,就更加值得称赞。因为大部分使用者是不希望用牺牲乘坐舒适性的代价来换取低排放的使用结果的,至少对于现阶段的消费者来说,是这样的。 $$内饰:布局亮点较少 储物空间设计合理$$ 



可能是将主要精力都放在了电动系统的研究上,略显简单的内饰布局和有待提升的细节处理,让我们看到了昔日赛豹车型内装的影子,不过丰富的储物空间和大尺寸的多媒体交互式液晶屏让我们看到了它的提升和改善。 
车内的随身储物空间分布均匀,且容积都不少,可以满足随行人员的绝大部分需要。手套箱中可以轻松容纳5瓶饮料,前排车门内侧门板上可以分别放置一瓶饮料和手机钱包等物品,中控台下方也单独为手机与饮料准备了放置区。可以说前排座席的前后左右区域都有非常方便的储物区,足以放置驾乘人员的各种物品。此外,在车辆的后排,还备有带水杯架的中央扶手、前排座椅靠背储物网以及门板内侧储物格。丰富的储物空间是普通家轿首先要达到的目标,在这个环节上,纯电动版的赛豹交上了不错的答卷。 



对于纯电动的安全性表现,赛豹电动版可以在美国市场上顺利通过检测并上市销售,这就足以证明其过硬的性能。它是国内首款通过美国保险协会、NCAP、FMVSS等多项国际先迕高安全标准认证的纯电动汽车;通过美国正面40%偏置碰撞,比我国重1.44倍的秱动壁障27°角、54km/h斜侧面碰撞;通过乘用车顶部抗压试验,所施加压力是中国标准的1.66倍。在车体安全方面,汽车车架、结构件使用高强度和超高强度钢材(大部分钢材国外迕口),顶盖、内饰采用吸能材料设计。针对最为核心,也是最为重要的底盘电池组安全性能上,设计者将电池组四周留有缓冲区,当车辆发生碰撞发生形变的时候,这个周围的缓冲区就成为了保护电池免受挤压的有力屏障,同时,每个高压电器元件上都配有低压监测诊断装置,一旦发生漏电,车内系统自动断电,有效保护,防止乘员受到伤害。 
不仅如此,赛豹电动版还采用了“智能电池管理系统及温度控制系统”,它是国内首款使用智能电池管理系统及温度控制系统产品,通过对电池温度加以控制,使电池组始终保持在恒定理想温度和稳定工作状态,实现电动汽车可靠行驶。通过这套系统,还解决了任何状态下都可以使用空调系统的目标,电池将自动留存35%电量,以往电动车续航里程大幅降低的顽疾被解决。针对电动车在发生碰撞、落水后可以发生的恶劣后果,这套系统还确保车辆在高温、穿刺、火烧、跌落、水浸等美国严格的漏电保护验证。所以,整体车辆的安全保障是很周全的。 $$动力:整车加速迅猛 后独立悬架表现优异$$ 
电力驱动及控制系统是电动汽车的核心。利用蓄电池作为储能动力源,通过电池向电机提供电能,驱动电动机运转,从而推动汽车前迕。赛豹电动版配有一台额定功率60kw、峰值功率100kw、最大扭矩300Nm的电动机,最高车速可达130km/h,百公里加速在9秒左右,这样的动力表现基本上可以和一台2.0升自然吸气的汽油车型相媲美了。 在车辆的底部铺设有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组,总容量为99Ah。通过家用的220伏电源为其充电,大约在8小时可将电池组完全充满,当完全充电后,车辆最多可以行使245公里。针对不同地域的使用者,可以会有寒冷地区电池效率有所下降的情况发生,针对这一问题,赛豹电动版采用了恒温电池设计,将电池组始终处于一个比较理想的工况环境中,从而达到在较为寒冷的地区同样可以长距离行驶的要求。 
转动方向盘右后方的钥匙门,三圆形的仪表盘通电后被点亮,这时我才留意到这个仪表盘和普通赛豹车型有着明显的差异。最中间、也是最大尺寸的圆形仪表是时速表,因为和出口车型采用相同设计,国内版本同样是外圈为英里数、内圈公里数的速度单位刻度,下方的小尺寸彩屏为里程信息显示。在左侧的小尺寸仪表被标识为车辆电池的容量显示,这部分相当于普通车型的油量表,0为完全没电、100意味着电池处于完全充满的状态。最右侧的仪表是车辆能量的瞬时显示,这部分相当于内燃机车的发动机转速表,只不过被能量释放和能量回收的标示所取代。当车辆启动后,位于时速表左上方的Ready标示将亮起,这时的状态就和怠速状态下的内燃机车一样,但最大的不同是,此时的车辆没有丝毫的抖动或噪音,如果不是随驾人员提醒,我完全察觉不到这与刚才车辆没启动时有什么区别。 
因为整个动力系统的不同,所以赛豹电动版的变速器也被全新设计,一个位于中控台下方的圆形拨盘成为了改变车辆行驶状态的控制器,再清晰不过的挡位标示不会给你带来丝毫的困惑,缺少些阻尼感的转动让你在变换挡位时就像在调节收音机音量般轻松。 
当拨盘转到D挡,松开刹车踏板,车辆会缓慢开始先前移动,此时的车辆依旧安静如初,没有任何的响动。轻缓踩下油门踏板,噢不,应该说是踩下电门踏板后,车辆像是被瞬间点燃般兴奋,没有内燃机的顿挫感、也没有延时,车辆的加速会随着你脚下的力度同比例的释放出来,尽管车辆的自重已经增加了400多千克,但是在低扭状态下,车辆的加速感非常直接,没有衰退的迹象。能量输出的指针会在红色区域徘徊,它直接反映出驾驶者在踏板上施力的状态。如果你有乘坐公园电瓶车的经历,你就会体会到在电瓶车加速过程中的那种“猛”的感觉。似乎此时车体的重量已经不足以能够抑制强大电流对车辆驱动的影响,这在普通的汽油车上是很难达到的效果。 因为车辆底盘铺设了大面积的电池组,加之赛豹自身的四轮独立悬挂系统,这让电动版赛豹在弯曲道路上没有飘忽不定的感觉,后轮的循迹性很理想。尽管转向力度在车速的高低区间中没有明显的变化,但轻盈的操控可以让大部分驾驶者在驾驭它的过程中没有困难可言。205/45 R17的轮胎已经比汽油版车型有了提升,加宽的胎面、加大的轮毂为体重较大的电动车型提供了必要的支撑,它的表现在弯道上非常明显,它对于车辆的侧向支撑和良好的抓地力提供了优秀的帮助,要知道普通汽油版车型选用的只是185/65 R14的轮胎。 
因为动力系统的优势,纯电动赛豹在和汽油版赛豹比拼起步的测试环节中明显胜出,油门的反应、变速器挡位的升降都直接影响着汽油车型的加速表现,可以说纯电动赛豹在任何状态下都不会输在起跑线上。不过有一点点遗憾的是,电动版赛豹很大程度上沿用了汽油版车型的设计,因此后轮的制动依旧采用鼓式结构,所以你需要在感受急加速的同时,为车辆的制动提早做准备。 
仔细想想,在那个更多考虑直线加速表现的美国市场中可以受到欢迎的电动版赛豹,似乎不需要再让我们质疑它的加速表现,而零排放才是更需要我们关注的方面。当我们开始为恶化环境买单的时候,环保低排放的电动车将会是未来汽车产品的发展方向,在不丧失驾车乐趣的同时,还能为绿色生活贡献力量的电动版赛豹为我们又提供了一个切实可行的全新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