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卡车 » 热点新闻 » 正文

蔡东:破解中国重汽的“达芬奇”密码

商用车之家讯:在五千年中华古老的哲学中,平衡是至上的智慧与境界。千钧将一羽,轻重在平衡。在外界无端纷繁的猜度中,中国重汽选择了御风而行,选择噤声修炼,不语风华。 时光如水,几年光阴倏忽,再见故人却非昨。

——欢迎到访! 专业商用车网络媒体 为您服务



       2015年国际车展商用车展区,面积不小的中国重汽既不喧嚣更不热闹,冷静而独立地做了一枚安静的“美男子”。

 


中国重汽总经理蔡东


       世人大抵都明了,低调,可能是不想作为,更可能是默默潜行。一贯很少出手,出手就是大手笔的中国重汽,当然不会甘于一隅自吐芬芳。全场国五车型阵仗倾诉的,不仅是中国重汽在排放标准方面再一次走在了同行前面,更重要的是,一个充满了乐观自信与卡车灵魂的鲜活企业,慰藉了寂寞已久的中国卡车市场。


四两拨千斤:变思路


       易,穷则变,变则通。古之为法,变为上,学名避役的变色龙仅仅依靠“变”就能在残酷的自然竞争中不劳而获,可见善变的佳效。


       在中国重卡市场,中国重汽算得上是一位谋变者。2002年履新总经理一职的蔡东,本身就是跨界创新的高手。这位从设计员一路做到企业高管的技术大拿,对市场有着极为敏锐的触觉和饱满的热忱。每天,他都要花费大量时间查看来自市场一线的信息,时不时亲自和用户、经销商以及改装厂直接沟通。

 

       

       获取真实信息才能做出最有效的决策。2005年前后,中国重汽在自卸车和专用车市场上的经典之战令人记忆犹新。彼时,中国基础投资方兴未艾,自卸车、专用车需求勃发。对于当时以牵引车为主导的中国重汽,如何抓住这个机会几乎成为决定发展的关键。2004年,中国重汽提出要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必须要有新增长点,发力自卸车成为其不二选择。两年下来,收效不菲。原来中国重汽的自卸车主要是以短途、工程用车为主,调整后进入了基建、采矿、煤炭、炼钢等相关领域,成为其竞技中国重卡市场的一把利刃。


       重卡业总是风水轮流转,日新月异的市场不停地为参与者埋下陷阱。几年后,宏观经济微澜不兴,连续遭遇寒冬,短期内复兴无望,企业再一次被推至新常态下的生存悬崖。


       中国重汽不是例外,斯太尔平台为其叱咤工程车领域立下汗马功劳。然而一路向好的高速公路物流市场,剧烈的冲击着蔡东的心。他希望中国重汽的好,是切实的好,“是有后边事实表现来支撑的好”。


       与国际卡车巨擘曼恩的合资,使中国重汽获得了新的筹码。蔡东踌躇满志:“这是中国重汽技术全面升级的机会,通过未来3~5年,将最新技术消化吸收,中国重汽的重卡产品将迈入世界一流。”


       不做独自跳舞的大象,为中国重汽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2009年中国重汽引进曼车型, 5年后,曼平台的系列国产化车型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牵引车产品谱系的完善使中国重汽成功上位日渐兴起的公路物流市场,并形成了左斯太尔右曼恩的技术平台格局。

 


       蔡东毫不掩饰与险境擦肩而过的紧张感:“前几年,我们牵引车做得不强,大部分是工程车,可是今年工程车市场下滑非常严重。一季度,工程车只占重卡销量的11%左右,往年能占到40%左右。今年差这么大,要是没有牵引车的上量支撑,恐怕我们会很难过。”


       蔡东带领中国重汽一次又一次跑赢即将扑面而来的市场雪崩,因为无情的市场总是不吝反复警告,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只能让人宛如坐过山车,高处兴奋,低处再难回头。对于中国重汽而言,实现“3 个三分之一”才是长治久安之道。


     “在总销量中,公路车、 工程车、专用车各达到三分之一的份额,达到这一目标,才能实现均衡发展。”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在中国重汽的销量构成中,公路车销量份额已超过工程车,其中搭载曼技术的车型占比接近二分之一。

 


       经过十数年中行业沉浮跌宕的历练,老成持重的中国重汽深谙只有在“变”处求机。蔡东字字铿锵:“企业必须自主创新,一成不变准死。对我们来说,一是适应市场要求进行创新,二是进行技术本身的创新。”现阶段产品各就各位之后,如何站上制高点展开未来的比拼成为蔡东思考最多的问题。


拒绝守株待兔:走出去


       在五千年中华古老的哲学中,平衡是至上的智慧与境界。千钧将一羽,轻重在平衡。在外界无端纷繁的猜度中,中国重汽选择了御风而行,选择噤声修炼,不语风华。

时光如水,几年光阴倏忽,再见故人却非昨。中国重汽在痛定思痛的沉淀之后,决意国内外市场分轨而治,双轨皆欲各展别样芳华。并非贪心,你大可以将这理解为成竹在胸的豪迈,也可以看成是与高阶伙伴磨合后的蜕变。

 

       不得不承认,有了曼恩辅佐的中国重汽日渐风生水起。曼恩商用车是全球最领先的商用车生产厂商之一,其产品种类覆盖了中、重、超重型卡车,特种车,城市客车,豪华车,高端发动机和车用零部件等。中国重汽曾从曼恩习得斯太尔精髓,再续前缘可谓如虎添翼。


       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蔡东亦对此毫不掩饰:“虽然今年国内重卡行业形势严峻,但是中国重汽一季度销售整车4.6万辆,重卡2.7万台,成绩很不错,这都取决于2015年中国重汽进行了产品结构调整,并且和曼合作的技术平台也逐渐得到市场认可,现在看来有一定成效。”

 


       这步棋当然称得上是中国重汽布局全球的重要一子。在蔡东看来,2015年预计下滑15%~20%的国内重卡市场,令人步履维艰,倒是国际市场不乏局部亮点,堪称雪中送炭。“这么多年,中国重汽的出口一直遥遥领先,预计今年出口能做到3万辆,有了这块支撑我们就能将就了。”


       今年一季度,中国重汽自营出口重卡订单10035辆,同比增长8%,继续保持国内重卡行业领先地位。国家海关数据进一步显示,2014年,中国重汽出口销售车辆达3.4万辆,几乎占到整个集团销售量的20%;出口总收入超过90亿元人民币,约占企业总收入的13%。至此,中国重汽连续10年稳居国内重卡出口龙头地位。目前中国重汽产品不仅畅销非洲、南美洲、东南亚、中亚、中东等市场的多个国家,还成功进入了新西兰、爱尔兰、台湾、香港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得到了用户的广泛认可。


     “要辩证地来看新常态,现在面向海外做,我倒觉得是很好的机会。”蔡东表示,“国内市场不够,你就得想市场在哪?在国际啊!新常态逼着你有国际化视野,逼着你在海外建基地。人都是没路走了,被逼着去想,想到了就去做,做了就会有进步。”


       2004年,刚从破产边缘回过神来的中国重汽,全年出口卡车不到50辆;10年后,这一数字翻了700倍。彼时,中国重汽意识到,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守株待兔是末路一条,只有实施国际化战略,才能保持和扩大自身改革重组和发展成果,解决企业长远发展的根本问题。

 


     “你静下来心练练内功,再去竞争海外,才有胜利的可能。首先要勇敢地走出去,在这个过程中,互相学习、互相帮助,我们才有机会将中国卡车做成国际的而不是国内的水平,中国的卡车,就有可能走向世界。”蔡东认为做了,坚持做了,梦想才可能照进现实。“卖车和卖衣服不一样,没有服务和配件体系支撑根本不可能长久。海外市场的开拓确实需要一步一步来,需要在一个国家建立一个体系来支撑车辆的销售,员工素质的培养也需要时间。”


十年如一日,岁月流转


       目前中国重汽已逐步实现品牌、资本、管理、人才、技术、市场的国际化。出口产品排放标准从欧二到欧五,包括左右置车型,远销96个国家和地区,在全球设立了六大区部,拥有一级经销商网点近200家,建立了超过400个服务网点、300个配件网点,在国际市场上的销售、服务、配件、改装四网建设稳步推进, 初步形成了覆盖范围广、布局合理、联动响应及时的国际营销服务网络,辐射东南亚、中东、南部非洲、北部非洲、中亚俄罗斯和南美洲市场。尤其在非洲市场,中国重汽已经建成了4个组装工厂,每年销量保持在1.5万辆左右。

 

       这当然只是蔡东为中国重汽写就的海外志开头。“如果想成为世界一流的商用车制造商,就必须用高端的产品向发达国家进军。当中国重汽的国际品牌‘SINOTRUK’在发展中国家成为用户认可度较高的重型汽车品牌之后,我们近两年来开始调整产品线,力图用高端的产品来进军欧、美等发达国家市场,为重汽未来的发展做布局。”他每个字铿锵有力,“从长远来看,这是非常重要的一步。今天我们每走一步路都是在为未来铺一块石头。”


       十年躬身就事,不贪回报。中国重汽仆仆风尘一路向前,平衡术驭驾,国内国外两个市场游刃有余,转身风物原已千年。




       版权声明:此文源自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尊重版权并保留出处。内容若存有质量疑问请立即与本网联系,商用车之家将尽快处理并予以回应。

责任编辑:
分享到:
 
 

网友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