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最近媒体报道,北京地铁、公交在酝酿涨价。油价、停车费居“高”不下,早晚上下班高峰或在地铁、公交里挤得前胸贴后背,或堵在路上狂按喇叭的日子你受够了吗?对于一些乘客来说,网络在线预订、按需准时出发、车上上网充电打盹儿、公交专用车道快捷出行充满吸引力,于是很多人放弃自己开车或是挤地铁公交,选择 “定制出行”。
从去年9月北京第一班定制公交(又称商务定制班车)运行以来,运营线路和班次都在不断增长。同时这一出行方式也带动其他城市先后推出定制公交或将其提上日程。在公交领域的这一“特殊产品”推出之后,不仅在国内许多大中城市引起反响,也吸引了客车企业的注意。一些客车企业根据市场新的需求率先推出了定制公交产品,或正在考虑开拓这一市场。那么,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定制公交的星星之火,会发展成为遍地燎原之势吗?

乘客正在等候乘坐定制公交
公交集团“独家定制”需求悄然兴起
2013 年9月4日,北京公交集团定制公交线路使用的12米旅游车型、10米短前悬车型以及8米旅游车型正式亮相。据了解,现有定制公交车型采用的是旅游车或长途客车车型,属于过渡车型。随着市场需求规模的不断扩大,现有车型势必针对新的用途特点进行改造,北京公交集团宣传部副部长李立峰曾透露,将要求厂家提供适合商务班车运营的车辆。
2013 年11月4日,北京管庄远洋一方至金融街的定制公交上路运营,由于金融街线路预订者火爆,该线首次使用了59座的大车型。而此前则是以车内设有26~30 个座位的10米级短前悬商务班车,以及车内设有29个座位的8米级商务班车车型。随着出行需求的不断变化,以及不同线路的人数增减,北京定制公交的车型需求越来越显示出其独特性。
据悉,北京公交集团有意打造区别于普通公交的差异化定制线路公交想法,已初具雏形。今年1月21日,在北京公交网上关于选择定制商务班车造型的投票正式发起,共4家客车企业参与此次造型评选。根据北京公交的要求,新车型或将采用8米、10米、12米级系列车型。在便捷性方面,新车优先选用两级踏步结构,采用双外摆车门,提高乘客上下车的便捷性。在舒适度方面,车内座椅采用宽大可调的软座椅,座椅间距宽敞。在动力装置方面,需配装自动变速器及先进的总成系统,并优先采用LNG清洁能源发动机。在专用设施方面,采用全点阵LED电子路牌、视频监控系统、车载电视、GPS定位、语音通讯、TDFI等电子信息设施。而4家企业也将在此基础上进行车型设计。目前,北京公交集团已经开通了44条定制商务班车线路,还有32条线路在征集之中。李立峰透露,由于新的预订需求不断涌现,就目前情况来看,定制公交正在呈稳定增长的态势。
据悉,已经开通定制公交服务的青岛交运集团也表示,随着定制公交线路的不断丰富,车型也会相应改变。

行驶在北京街头的定制公交
定制公交恐不能成为新细分市场
尽管增量明显,但是业内专家认为,定制公交尚不足以构成新的细分市场。中国公路学会客车分会副秘书长佘振清认为,定制公交虽然发展良好,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并不能推动客车市场销量的增长,只会有一些帮助。“定制公交一方面利于居住地较远的上班族出行,但是另一方面,它也抑制了企业班车、短途客运车的增长。对于整个市场以及客车企业来说,增量到底有多大还很难说。”
佘振清认为,团体客车集团用户对客车企业来说是非常优质的资源,而这部分客户转向公交公司,对于客车企业来说在量上并没有实现大的变化。“定制公交未来的发展对行业格局不会有特别大的改变,它的增加实质是起到了一个‘替代作用’,即抑制团体客车需求和短途客运的发展,甚至使短途客运迅速走向衰亡。这种‘替代作用’最终会对市场产生多大的增量现在还很难判断。”佘振清说。
中通客车品牌部部长李笃生也表示,虽然定制公交是新的市场需求,但是它并不能为整个行业带来新的增长量。定制公交车辆增加,相应的团体包车数量就有可能减少,所以它是从其团体客车及长途客车市场切出来的一块蛋糕。定制公交是基于公交企业以及团体班车需求的结构性变化,作为企业应该具有前瞻性,把握住市场变化,及时调整产品才能在市场需求的变化中保持优势,这是企业规划产品的出发点。从目前来看,定制公交的发展趋势还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