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到访! 专业商用车网络媒体 为您服务
一个由企业投资、政府补贴,秉持“以人为本、方便旅客”规划建设思路的市级重点工程——太原汽车客运北站(下称“客运北站”), 从2007年底具备运营条件开始就陷入了尴尬。7年中,客运北站经历了火热的建设、试运行的一拖再拖与仓促夭折,并最终走向沉睡。为何在建成验收后长期闲置?记者近日前往山西太原调查采访。
曾运行半年 每辆车日均载客不到一人
2004年完成规划审批,2007年4月开工建设,同年底就具备运营条件的客运北站,候车大楼共三层,设计为“凸”字形,并且增设了母婴候车区、农民工售票口、残疾人通道及专用卫生间等众多人性化设施,站内还增设了4米多宽的玻璃廊檐,雨天乘车旅客可以避免淋雨……人性化十足,其硬件设施在当时还被业内人士堪称为“省城功能设施最全面、最先进”。
如今,空空如也的候车大厅内,许多设施依然标注清楚,只是有些破损与陈旧。在旅客进站口处设立的来客登记台,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候车大楼已成为山西汽运集团易通达贸易有限公司(下称“易通达公司”)的总部办公区。
据悉,易通达公司成立于今年年初,系山西省属国有企业——山西汽运集团旗下子公司,主营业务为商贸业。易通达公司成立前,客运北站归属山西汽运集团的另一家子公司晋龙捷泰运输贸易有限公司(下称“晋龙捷泰公司”)管理。
经过进一步了解,对于客运北站长期闲置的原因,相关负责人直言“效益太差”。“(2011年底)试运行过半年,粗略估算,平均每辆车每天载客不足一人。太惨淡,司机就不干,没办法运行!”
易通达公司另一位管理人员补充道,“试运行好像只维持了一两个月。北站还要从其他站调车,坐上几个人,再返回市区拉人。还是搞不成。”
太原市民:你会到距市中心20公里的北站坐车吗?
站在客运北站所处的钢园路,荒凉的城郊空旷静谧,除了呼啸而过的大货车,很少有行人的身影。客运北站就蜷缩在钢园路西侧,灰色的外墙与绿色的玻璃幕墙依然醒目。如果没有楼顶“太原汽车客运北站”8个大字,你很难想到这里是一个大型客运站。
“位置太偏了,这几年太原市向南发展,当初选择在大北边的荒郊建车站,就是选址和规划的失误。”客运北站附近一位居民感言,之前,这位居民紧跟北站建设,投资兴建了一家旅馆。如今长期闲置,颇为懊恼。
太原市运管局场站规划建设科一位工作人员表示:“北站比较复杂,理论上太原北部应该建设一个车站,因为东、西、南部都有,这样全市就都能覆盖住。但这个站建设有些超前了,许多的配套设施都不够完善。”
作为投资方,山西省汽运集团及旗下晋龙捷泰公司的工作人员均隐讳指出,规划与选址都是政府部门在主导,起初的设想非常好,所以企业才敢投入。企业只是一个具体执行者,现在也很无奈。
山西汽运集团一位不愿具名的工作人员表示,“原来的规划是要把太原长途汽车站撤销,通往北部的线路转至客运北站,不知后来怎么又变了。”
除了上述原因,晋龙捷泰公司的工作人员认为公交配套没有解决好是车站闲置的关键因素。
在距离客运北站最近的新城公交站,记者看到从市区到客运北站一共有两条公交线路,分别为826路与904路,且发车频率不高。如果从首站上车,行驶到新城站预计要一个多小时,沿途经过25站。
太原某汽运公司负责人张先生坦言,公交线路少是个问题,但归根结底还是客运北站与市区之间的距离太远。
当地媒体称:全部投资达8000多万元
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一个车站的建设要经过选址、用地规划、环评、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等众多程序。
早前,曾有当地媒体报道,太原市客运北站总建筑面积为10025平方米,车站主体总投资近5000万元,加上后期的司乘公寓、安检车间,及小件托运、物流集散等配套设施建设,全部投资8000多万元。
版权声明:此文源自其它媒体,如需转载请尊重版权并保留出处。内容若存有质量疑问请立即与本网联系,商用车之家将尽快处理并予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