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到访! 专业商用车网络媒体 为您服务
商用车企业面临着与乘用车企业不一样的市场环境,当下它们是怎么思考的?
在汽车四化背景下,商用车企业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传统的商用车企业会被互联网企业颠覆吗?未来的竞争格局是颠覆还是竞合?这是在第七届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汽车四化下的商用车未来”分论坛上探讨的问题。
终于等来新常态
朱界飞(《汽车商业评论》资深顾问):我们这个组合很有意思,一个是外国主机厂商,一个是国内主机厂商,一个是提供主机厂生成必要条件的零部件厂商,还有两个是管着信息流通的咨询专家。我把他们一个个分开了问,看看最后能不能形成一个链条。
永远颠覆不了的,我个人认为是主机厂商。我们先从斯堪尼亚的“中国通”开始,我跟你聊了五分钟,我感觉你不是外国厂商,是我们中国文化的外国北京品牌。我先简单问一下基本的东西,去年在中国你们的销售额是多少?
何墨池(斯堪尼亚中国战略中心执行董事)
何墨池(斯堪尼亚中国战略中心执行董事):去年我们整个品牌销售额加起来占的份额是1%,包括进口品牌,我们排第二。
朱界飞:在斯堪尼亚全球的销售比例占多少?
何墨池:非常小。
朱界飞:那就是说中国市场还不是你的主体市场?
何墨池:目前还不是,虽然中国重卡市场是全球最大的,但是对于我们进口品牌还是微小的市场。
朱界飞:你对斯堪尼亚去年在中国市场表现满意吗?
何墨池:不满意。但我们是面对运输物流的高端市场,如果这些高端客户对于我们的产品或者服务的表现满意的话,从这个角度应该说我很满意。
朱界飞:我刚才确认了一件事,你们是目前进入中国商用车市场唯一一个没有合资的外国品牌,是这样吗?
何墨池:是这样。
朱界飞:在中国竟然有个外国商用车品牌,你们在中国市场进来多少年了?
何墨池:到今年50年了。
朱界飞:竟然到今天为止没有合资,独资在干,所以你刚才说不满意,已经是满意当中的不满意了,这让我很吃惊,我也是刚刚知道的这个消息。你坚持顶着这样一个大潮——合资在中国更好生存的这个大潮,竟然在中国混了50年,而且还在继续做,这是什么原因?
何墨池:我觉得这是一个大误会,问题不是怎么进这个市场,问题是市场本身怎么样。现在中国运输物流市场还是很不成熟,刚才我们的雷总谈到这个大车队。其实大车队占总的运输量的5%左右,65%的客户都是个体户,平均一两台车。这个市场我想很快会组合到刚才雷总说的大的车队。
按照我们了解,现在中国货运的话要80万个运输公司,在5到10年内他们会组合到8万个,这意味着每个运输公司的货源会多,每一辆车的年里程会多了,不像今天大多数车连10万公里/年也跑不上,这意味着他们都不景气,在这种情况下很难赚钱。
朱界飞:我听下来还是不太明白,你认为斯堪尼亚一年年干下去,还能待得下去,还能赚钱是吧?
何墨池:那当然了,我对未来抱持很大的希望。
朱界飞:所以你还不会用合资的方式?
何墨池:不会。
朱界飞:第二个问题,现在中国进入新常态了,你们是不是应该低下你们斯堪尼亚高昂的头进入新常态,你还想单打独斗?现在中国进入国四、国五、国六,你们是不是应该调整一下中国战略了?
何墨池:我觉得这个新常态是我们多少年就等待的一个新变化,新常态意味着什么呢?现在在这个资源配置中市场要起决定性作用。这是需要公平竞争的,公平竞争需要什么呢?需要法规标准、法律,也需要政府来矫正,要严格执行这些法规。公平竞争之后我感觉我们高端品牌的市场就来了。
朱界飞:我感觉何墨池还不是中国通,他坚持中国只要公平竞争他就可以赢。我们等着看你继续能够独资下去。
没必要危言耸听
朱界飞:想问一下陕汽的刘总,因为我也在商用车里面混过一段时间,所以我觉得你们陕汽是一匹黑马,尤其是新能源燃气车在中国市场占到45%,所以,陕汽想跟一汽一样有整体上市这种目标愿望,我还是可以理解的。
我从媒体上知道最近你们有个大的动作,你们跟金龙进行资本运营基础上的合作。我直觉是这个合资的未来会不会用的是金龙的品牌、你的生产基地,但后面缺了一块,你的技术从哪里来?然后你的目标肯定是在BUS,想要在这个客车市场做到老大。这个目标后面的第二步第三步有没有可能给大家透露一下?
刘科强(陕西汽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刘科强(陕西汽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对,这个项目是4月28日签约的,背景是这样的,陕汽集团主要是以重卡为主,但是过去我们也有客车板块,叫欧舒特公司,但是这公司做得不太大,我们还是集中精力做好我们的重卡,其他这些汽车板块,我们采取对外合作的形式。
这个项目是由陕汽集团、厦门金龙、福州金龙三家合资成立的,其他两家占60%,我们占40%,当然会用到我们现在欧舒特的厂房、场地、设备等等,但品牌用的是金龙的品牌。也就是说,陕汽未来客车这一块的发展,我们实际上是一个参与者的身份。
朱界飞:这个合作品牌用的是金龙,用的是陕汽的生产基地,但是金龙客车也好,宇通客车也好,中国的客车市场,如果要走向新能源市场的话,需要技术。所以我们预见到这个合资企业未来的第二第三步还会有很多的动作。
第二个问题,今天上午说到什么互联网颠覆传统企业什么硅谷颠覆底特律,可能我也老了,一下子听到这些新鲜玩意还是比较吃惊。本来这个世界就是合作双赢的趋势,现在又回到了要么你死要么我活。从主机厂商的角度,你对这种说法怎么看?你们主机厂商会不会被互联网企业灭掉?
刘科强:两年前我们董事长给我布置题,来研究一下互联网对我们的影响,因为大家感觉到一下子好像狼来了,好像冲击特别大。当时我就想到底对我们这种传统制造业来讲,是一个颠覆式的影响呢,还是一个比较大的影响?所以做了很多的研究,了解了很多方面的信息。
现在我们基本上得出结论,互联网对像我们这样的重卡制造业的影响,第一没有达到颠覆的这个程度,我觉得没必要危言耸听。第二,我们绝对不可以轻视它,因为无论是互联网思维还是互联网工具,让我们能够重塑和客户的关系,让我们的触角能够伸得更多,在营销、供应链管理、企业内部管理方面,互联网的工具都能够带来过去实现不了的想法,所以这个工具一定要用好。
互联网思维带给我们的是,它可能做到更加极致,跟客户的关系不一样,作为我们主机厂商来说,我们要做的也是如何重塑跟客户之间的关系,发现新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