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到访! 专业商用车网络媒体 为您服务
北京市渣土车有一个地方技术标准(2014年7月1日开始实施),在新技术标准实施之后,建筑垃圾、砂石运输车辆必须满足该技术标准,才能获得主管部门北京市政市容委颁发的准运许可证。自该技术标准实施之后,北京渣土车市场出现了一个新现象:即很多用户更愿意采用矩形斗渣土车,而非新技术标准要求的U型车斗,只要在改装厂按新技术标准进行改装也能获得准运许可。这种通过改装途径获得准运许可的方式,也是合法的。
那么问题来了。
一位企业人士提出,北京市环保部门公布的《关于实施重型柴油车第五阶段排放标准的公告》第三条:自2016年1月1日起,北京市行政区域内使用的新增重型柴油车(公交车、环卫车、旅游车、邮政车、渣土车、班车、校车、机场巴士等)应选用安装壁流式颗粒捕集器(DPF)的车型。焦点就是提到的八类车型中的渣土车。
加装DPF成本提高万元
这一条规定的出发点是规范北京市内运行的重型柴油车首先加装DPF。从这八类车的特点和用户构成来看,首先,这八类车都属于在京运行车辆,不会在北京地区外运行,并属于某一领域的专用车辆。其次,除渣土车外,其他类型车辆的用户基本为“公家”,他们一直以来都是采购排放更为严格的车辆,走在排放升级之前。北京市目前已有部分国五环卫车、欧Ⅵ公交车,同时这些用户“不差钱”,对技术升级带来的购车成本提高不敏感。
新技术标准实施后的U型斗渣土车
然而,渣土车用户与这类用户群体不同。很多渣土车主是个人,只是由于北京市在渣土车管理方式上要求这些散户必须挂靠车队,所以很多散户虽然“有组织”,实则也是自负盈亏。据生产企业称,加装DPF带来的是过万元的成本上升,这对于本就低迷的自卸车市场不是一个好消息。
矩形斗渣土车陷尴尬
问题就出在更受北京用户认可的矩形斗渣土车。矩形斗渣土车在进入北京环保目录后,如果按照京五实施后渣土车必须加装DPF的规定,那么只能在改装厂改装环节完成加装DPF。DPF是加装在车辆后处理系统中的装置,改装厂是不可能完成这一技术操作的,同时它并不是简单的加装,而是在产品技术升级基础上完成的。
经过改装的矩形斗渣土车更受用户青睐
那么企业只能采取另一种做法:达到国五排放标准的矩形斗渣土车在申请工信部公告、国家环保公告,及申报北京地方环保目录时,得申请两种,加装DPF和不加装DPF的矩形斗自卸车,因为如果一部分自卸车在北京市不用于渣土运输是无需加装DPF的。
地标适用范围较小
北京市实施渣土车新技术标准将近一年,按照新技术标准改装的渣土车占据北京渣土车市场的份额更大,原因也是本报在之前报道中提到的:施工单位更喜欢用容积大的矩形斗渣土车。
目前渣土车加装DPF仅是北京市升级京五的地方规定,日后在全国全面升级国五之时,渣土车标准是否会像北京看齐很难判定。同时,北京市渣土车市场量在去年更新改造曾出现过短暂的爆发后,目前市场情况并不好。
一位企业人士道出了自己的担心:从北京目前的市场容量考虑,重新申报一批加装了DPF的京五渣土车,北京用户是否愿意为升级成本买单还不确定,更不要提全国市场了。
版权声明:此文源自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尊重版权并保留出处。内容若存有质量疑问请立即与本网联系,商用车之家将尽快处理并予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