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车网 转载】在购置税优惠、节能补贴、汽车下乡补贴、以旧换新补贴等多重政策刺激下,2010年的中国汽车市场以全年销量1806万、同比增长率32.37%的佳绩,再次摘得全球第一的桂冠。但是在这些政策陆续退出市场后的2011年,虽然产销量保持了双超1840万辆的高位数,但是增长率却不到3%,增速创13年最低。近期,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通过的《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决定安排60亿元支持推广1.6升及以下排量的节能汽车;这60亿元会是小排量车市的救“市”良方吗?汽车厂商还是会借此来饮鸩止渴?
小排量车市需要一剂猛药
从2010年6月份起,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和财政部连续发布多批节能汽车推广目录,曾有多达400多款车型入围,可以享受到3000元的节能补贴。这些节能车型都是排量在1.6升及以下的小排量车型,大部分总价在10万左右或以下,3000元的节能补贴对于购置这些车型的消费者来说,还是有相当的吸引力的。也正是在这3000元的刺激下,2010年下半年和2011年的1-9月份,1.6升及以下的小排量乘用车均保持着不错的同比增长率。
但是从2011年10月1日起,节能汽车全新标准发布,百公里油耗要求从6.9升降低至6.3升,这0.6升油耗要求的提高,直接导致原来400多款车型可以享受3000元的节能补贴,直接降至仅有49款车型入围,近9成的原有节能车型出局。
在以上因素影响下,2011年的10月-12月,1.6升及以下排量的乘用车销量连续3个月低于2010年的同期。这也造成到2011年底,小排量乘用车占乘用车总量降低0.78个百分点。
进入2012年,在豪华车市场保持增长的情况下,小排量车型的销售情况较前三年显得更加惨淡。在一家上海大众4S店,一位在看全新cross polo车型的客户告诉记者,这款车目前没有任何优惠,在最新的节能车型推广目录中也没有这款车,“我还是希望能有一些实惠点的政策,像以前的购置税、3000块钱补贴,起码能给老百姓一些实惠。”客户表示。
60亿元会是救“市”良方吗?
从2010年6月份开始,国家安排120亿元用以补贴节能车型,截至2011年10月,共有357多万辆汽车享受到了补贴。如今,这60亿元再次注入,会不会成为小排量车市的救“市”良方呢?
一家奇瑞4S店的销售主管谈及最新的补贴政策时说,“60亿元的节能补贴不足以激活小排量汽车市场,要像前两年一样多管齐下,才能进一步促进汽车消费。”
辽宁鑫辰中华4S店的市场部经理王永则认为,目前汽车消费所处的低潮期,国家60亿元的购置补贴就像慢性催化剂,会逐渐推动小排量车市的销售状况好转。
记者也注意到,就在这60亿元节能汽车支持项目刚刚落地不久,部分省市已经开始制定汽车下乡补贴标准。重庆市采取政府和车企联合补贴的形式支持汽车下乡,政府补贴6%,长安汽车再为购买长安微车的消费者补贴4%,消费者最高还是可以获得5000元的补贴款。
3000元的节能补贴开始实施,汽车下乡补贴也开始抬头,那么以旧换新补贴和购置税减免会不会复出呢?假设这些政策再次发力,相信定会成为刺激车市的一剂猛药,也难免有媒体评论这60亿元为“第二轮汽车产业振兴计划”。
汽车厂商要增强自身免疫力
回想2009年、2010年的汽车市场,很容易联想到一个词——海市蜃楼。受金融危机影响,国家为了刺激消费,巨额资金注入车市,掀起全民购车热潮,凭借连续两年的双位数高增长,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消费国。
不得不承认,也是这两年的过热汽车消费,透支了最近两年的汽车需求。
这60亿元的注入,势必会为小排量车市场带来利好,但是中国的汽车市场在经历了大剂量的“补药”之后,会不会对这次“用药”产生抗药性呢?
上汽通用五菱销售公司总经理杨杰表示:“宝骏630在销车型均为1.5L,均在受惠范围,但细究之后,我们会为这种依赖心态而心惊。财政补贴,现在看来是把双刃剑,短期刺激政策手段,是可能激活企业的生命力,但企业想生存发展,只有依靠增强自身免疫力才能生存下去。”
在一家东风本田4S店,一台1.8升排量的车型上,赫然立着“享3000元节能补贴”的宣传语。国家的节能补贴是针对1.6升及以下排量车型推出的,这1.8升的补贴是哪里来的呢?[!--empirenews.page--]
销售顾问告诉记者,这车刚上市不久,没有任何优惠,但是厂家会有3000元的节能补贴。这又是典型的“补贴被优惠”。
60亿元的补贴就像一个悬在空中的蛋糕,只有手握技术性能足够过硬的产品,才能分到切蛋糕的“餐刀”。正视政策的推动,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思考战略部署,这才是车企当下最该做的事情,也只有如此,中国车市才能获得真正的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