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卡车 » 物流 » 正文

南方都市报:勿让物流转型卡在最后一公里

商用车之家讯:【大车网 转载】 8月7日,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流通产业发展的意见》,对解决流通体制痼疾和发展流通产业作出了系统性阐述。意见要求,切实降低流通环节费用,抓紧出台降

  【大车网 转载】 8月7日,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流通产业发展的意见》,对解决流通体制痼疾和发展流通产业作出了系统性阐述。意见要求,切实降低流通环节费用,抓紧出台降低流通费用综合性实施方案;落实总分支机构汇总纳税政策,消除地区封锁和行业垄断。

 

  流通产业是经济中的隐形巨人,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与之直接接触的机会不多,但衣食住行却无一不受其牵制。根据去年的数据,2010年中国物流总费用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8%左右,是发达国家的两至三倍,过高的物流成本导致商品价格畸高,对物价尤其是农副产品的价格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此前出现的“蒜你狠”、“豆你玩”等反常农副产品价格飞涨中,虽然不乏游资炒作成分,但若联系上过去一年几乎一直停留在10%以上的食品价格涨幅,不难发现物流的高成本及低效率亦是主要因素之一。由于农副产品产销分散的社会属性和保存期限的物理属性,物流成本对其影响甚大,曾有研究表明,一元钱的鸡蛋中有70%的流通成本,蔬菜从产地到市场涨价20倍。而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部联合会发布的《2010年农副产品加工物流成本分析》,农副产品加工业物流成本费用率为12.9%,同比提高0.2个百分点,比调查的汽车、电器、制造业等企业整体水平高3.1个百分点。

 

  物流成本中最主要的无非是运输、配送和仓储环节,根据上述报告,运输成本是其中唯一有所下降的环节,却仍占物流成本的54.9%;食品配送成本同比提高3%,是其中提高幅度最大的一个环节;而食品仓储成本则同比上升2.6%,上升幅度仅次于配送环节。

 

  在居高不下的运输与配送成本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体制固化成本。例如,农副产品从产地到流通再到终端市场多需跨越数省,而铁路、公路、水运等不同运输方式分割给铁路、交通、民航、邮政、海关等多个部门管理,导致现代化的多式联运困难、难以衔接,以致运输、配送成本上升。此次意见中提及“打造农产品(5.53,0.00,0.00%)产销一体化流通链条”,则必须先打破分割管理、各自为政的格局,才能为多式联运奠定基础。

 

  再如,中国铁路仅占世界铁路6%的营业里程,人均公路里程仅为美国的1/10左右,但95%的高速公路、61%的一级公路和42%的二级公路都是收费公路,路桥费占了一个货运公司交通费用的七成之多。而且,由于各省份的地方保护主义,存在各种收费或罚款筑起的进入壁垒,物流公司只得选择留下高昂的“买路钱”,或让产品在分销商中层层转接,无论是哪种选择都大大提高了最终的产品价格。此次意见已提出“规范农产品流通领域收费行为,坚决取缔违规和不合理收费”,但如何打破地方保护、减少公路收费,仍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在仓储方面,用地是最大的烦恼。江苏一家流通企业的经理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表示,流通企业有别于其他行业,需要仓库和卸场且有一定的网点规模才能出现效益,这些都需要用地,但政府对流通用地审批却卡得很紧。而此次意见对流通用地推出了较大的促进措施,如以“鼓励利用旧厂房、闲置仓库等建设符合规划的流通设施,涉及原划拨土地使用权转让或租赁的,经批准可采取协议方式供应”的方式鼓励盘活存量用地,有利于解决仓储用地瓶颈,降低用地成本。

 

  另外,除了各个环节存在的问题,不合理的税制是贯穿整个物流业各个环节的大问题。物流业主要缴纳的是营业税与增值税,都属于流转税,税负繁重且重复征税的比例竟达到了50%,而且物流各环节的税率不一,很多企业为了避免重复缴税只发展某一环节,大大阻碍了物流一体化的发展且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低效率和同质化,同时也限制了第三方物流的发展。此次意见中虽提及“免征农贸市场城镇土地使用税和房产税”,但对于重税之下的物流企业仍是杯水车薪,交通行业的营改增试点也因上下游衔接问题遇到了瓶颈,若要物流业得以发展,减税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物流业是国家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也是未来十大振兴产业之一,牵动着民生与未来经济的发展,此次意见的出台是物流转型的一大契机,切勿让物流转型卡在最后一公里。在仓储用地方面的鼓励措施固然令人欣喜,但在整合分割的管理权限、彻底打破地方固化利益格局、减少公路收费以及深化税制改革方面,依然需有刮骨疗伤的决心。

责任编辑:
分享到:
 
 

网友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