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卡车 » 热点新闻 » 正文

中国车企在海外收购日趋理性

商用车之家讯: 日前,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电动汽车制造商菲斯科汽车公司已从Kirkland & Ellis律师事务所聘请了破产重组律师,为申请破产保护做准备。而几乎是同一时间,另有消息称,中国汽车企业吉利和东风相继退出了对菲斯科的收购。

     日前,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电动汽车制造商菲斯科汽车公司已从Kirkland & Ellis律师事务所聘请了破产重组律师,为申请破产保护做准备。而几乎是同一时间,另有消息称,中国汽车企业吉利和东风相继退出了对菲斯科的收购。

 

此次,吉利和东风能够主动退出收购,外界均认为这足以证明中国车企在海外收购上已经非常理性。此前,瑞典萨博汽车濒临破产,来中国寻求资金援助,为了收购萨博,青年汽车花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最终也没有成功收购,虽然与萨博建立了两家合资公司,但外界均认为青年汽车的付出远远大于回报。

 

据报道,在吉利决定不按原计划收购菲斯科仅4天之后,东风也宣告退出收购谈判,使菲斯科陷入了巨大的困境中。两家中国公司皆因美国能源部要求使用美国特拉华州前通用工厂的条件而退缩,那家工厂未来将作为菲斯科第二款量产车型Atlantic的生产基地。

 

其实,吉利和东风计划收购菲斯科无非是计划要在国内生产电动汽车,如果使用美国特拉华州前通用工厂,那意义就不大了。况且,菲斯科并不是一家实力非常突出的企业。

 

资料显示,菲斯科公司创建于2007年,是一家小型混合动力汽车制造商。其创始人为亨德里克·菲斯科,是著名汽车设计师。不过,两周前,菲斯科已经由于“与公司管理层存在分歧”而辞职。

 

有消息称,菲斯科首席执行官Tony Posawatz近期将访问中国,试图重新寻找合作伙伴。

 

其实,和萨博一样,菲斯科也只是将中国车企当做了“摇钱树”。不过,这也是国内汽车企业的底气。如果对菲斯科真得感兴趣,国内车企必须理性,千万不要像青年汽车和萨博谈判时那样,为了挽救萨博,青年汽车分几次向萨博打款,但最终这些资金“有去无回”。

 

所以,即使菲斯科首席执行官来中国,国内企业必须坚守一个原则:只有满足自己的条件时才可以达成协议,否则,完全可以像吉利、东风那样退出交易。

责任编辑:
分享到:
 
 

网友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