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配件 » 发动机 » 正文

耐心坚守 上海日野以不变应万变

  坚持理念二:从管理出品质、出效益


  日本日野自动车株式会社是日本最早批量生产卡车的厂家,作为丰田汽车公司的一员,负责丰田汽车公司商用车的生产,在日本的大、中型卡车市场占有率连续30年名列第一。日野作为日本第一家发动机工厂,也是世界上最好的发动机厂之一。日野有效利用商用车综合厂家的专业平台技术,为上海日野的中国用户提供发动机与底盘匹配及样车的发动机搭载评价等技术支持。


  这其中一个最明显的特征,与其他一些独立发动机企业不同的是,日野公司本身就生产卡、客车,日野发动机在开发阶段就充分考虑到整车需求,试验阶段经过了和日野整车的充分匹配开发 实验,满足商用车整车各种工况。因此上海日野发动机在性能开发和动力传动匹配方面具有先天优势,确保推向市场的是能合理匹配的的成熟产品。而J08E系列产品更是上海日野同步引进的日本日野推出的面向全球市场的最新产品。


  既有匹配与技术的同步,又有上海日野“复制”的丰田式(TPS)生产方式,如科学高效的工艺制造系统、JIT精益生产、位相差法配料法、POKA-YOKE防错控制系统、零缺陷管理等等一系列的管理方法,体现在现场每一个细节上。上海日野最关键的还有TPS生产方式上的推陈出新。


  在上海日野的生产车间,首先生产设备以务实为基础:工厂自动化水平以够用为标志,以质量水平稳定、一致为原则。一家工厂机器最好,但不见得产品就最好;虽然机器不是最好,但管理 最好,质量才能好。上海日野发动机生产线的22台套生产设备就是在这种指导思想之下配置的,稳定、求实,没有花架子。


  上海日野一台6缸发动机大约有1900个零部件。从投料算起,零部件到成品,上海日野生产单台发动机只用1.5天,提前一天下订单即可实施;而一般发动机厂通常要提前一周下订单才行, 生产周期则为7天左右。这种生产速度的提高,得益于上海日野采取了及时化生产方式,配送料科学,组织严密。


  其库房与生产车间紧密相连,库房内各种配件摆放科学,便于取放,这都是提高生产效率的手段。尤其与众不同的做法是,日本原件来了之后,他们都要用清洗剂把配件清洗一遍,这样可以防锈,提高质量的稳定性。上海日野发动机引入“热管理”系统,效果明显。目前国产发动机40万公里就得磨轴、换轴,而上海日野发动机可确保100万公里无大修,完全可以适应国内高端 市场需求,用于高速大巴最为合适。


  在上海日野工厂现场,生产区域没有一点灰尘,就象还没投产一样。这里的卫生清洁都是操作工自己做。为了保证质量,车间要求手套不能太脏,于是宣传板贴上了脏手套与干净手套 作对比的样子,操作工目测便可知道自己该怎么搞。就连日本丰田总代表前来参观时感慨地说:“你们试车场内没有一点油污,真比日本的工厂还干净!”


  工厂的点点滴滴都需要工人来做,所以上海日野发动机从建厂起就一直重视员工培训与班组建设。一方面,将日本人请来厂里,由日本人手把手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教;另一方面是派出优秀员工去日本日野发动机厂进行再训。从而保证了一线生产工人技术过硬。


  上海日野发动机重视班组建设,体现在管理独到的四个方面。


  第一是班组长最重要,采取了多能工才能当班组长的制度,组长必须每个工序都会做,一般工人要上下道工序会做,组长是全脱产的,但一旦有缺岗现象出现,班组长能从头干到尾。 指导员是半脱产的,这样可以加强管理监督和操作灵活性。


  第二是对操作工授权大,操作工一旦发现零部件有问题的,可以要求马上更换。重视及时处理每一个小问题,确保质量落到实处。如拉线开关的小问题暴露出来后,公司就及时更换了配件供应商。再有就是进一步改进日本的“防呆”保障,车间叫它“纠错”系统。车间要求班组实行工序确认制,下道工序要对前道工序进行检验,只要电控上有反映,操作工就有权马上停机检查,以便把各种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第三是在工位投置上推陈出新。上海日野发动机生产车间并没有完全照搬日本日野原厂的做法,而是因地制宜地对总装、部装部位一进行了调整,使之在操作上更为科学与方便。


  第四是充分发挥工人们的聪明才智,车间授权给班组长,班组长可以马上决定某项技改的实施,需要买什么器件可以立即去买,买回来就报销,鼓励操作工即使技改失败了也不用怕, 即使想法是错误的也可以试一下。在这样的技改氛围之下,工人们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就不会象一般企业一年半载没下了下文。而在这里不流于形式的做法大大促进了工人们的主人公感和技 改积极性。车间里有操作工自己做的“工位器”,有操作工与技术员共同设计制造出的“台车”。象类似自己的工位、工装器具,在车间里比比皆是,多达数百种。这些设备经过装配、试车 ,工人们感到都很好用。其功能,有的是大大减轻了体力劳动强度,有的是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有的是使操作工干起活儿来更加便当。除了这些硬件设备的小改小革之外,在软件管理上也 浸透着工人们的心血。比如“A-1管理图管理板”上记录着操作工记下的各种数据,这就是操作工自己琢磨出来的,这种记录是为了观察某种配件的质量稳定性,这些数据对于工程师进行质量分析提供了最可靠的第一手数据。


  就这样,在一线工人的创造性努力之下,生产车间从每一个细微处进持续改善、不断改进,使上海日野发动机生产质量故障率,比日本原厂货还低一半以上。日本同行前来参观后十分 惊讶,对于中国工人不因循守旧的创造精神表达了敬佩之意。
  

责任编辑:
分享到:
 
关键词: 上海日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