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卡车 » 热点新闻 » 正文

别人都在玩PPT,你还玩什么C2B?

商用车之家讯:——欢迎到访!专业商用车网络媒体为您服务如果一家汽车厂家,他的车并不是总停留在完美的PPT阶段,并不是号称明年10万台今年8月

——欢迎到访! 专业商用车网络媒体 为您服务



        如果一家汽车厂家,他的车并不是总停留在完美的PPT阶段,并不是号称明年10万台今年8月了还一台都没有,没有靠骗补也没有吸纳投资人股民的钱造车,确实把车造出来了,销量一直在上升,重要的是,这辆车的全部设计过程和后期反馈都依靠消费者的选择,而不是某一两个人的拍脑袋决策,你觉得这个汽车厂如何呢?


        假如这家车厂是某“新造车势力”,那肯定会收获一堆掌声,真不容易啊,现在有家新造车企业,憋了十多个月,交了几十台软模具的新车给自己的内部员工,就被夸上天了。


        而如果这家车厂是传统汽车制造商,就不一定能得到这样的表扬了,一定会有人出来说:看,你还玩什么C2B造车,这肯定是要失败的啊。

 


        当PPT造车30个月拿不出实车,而传统车企用C2B造车,很快实现量产的时候,得到的依然是揶揄:消费者手中拿到车要漫长的3个月啊!


        嗯?丰田的汉兰达现在提车需要多长时间来着?3个月还是5个月?如果你想要的个不常见的颜色,又要多等多久?在目前的热销车型当中,有时候选一个自己喜欢的颜色都要加钱、等车的大环境下,这都能当问题来说,不得不感慨汽车媒体的老师们双标成了什么样子了。


        如此荒诞现实,如此双标的判断,如此轻易否定潮水方向的判断,不光出现在中国的汽车制造领域了吧。当初是如何否定银行的创新,捧P2P理财,现在被炸的口袋精光的,在可见的未来,就会被PPT造车再割一波韭菜。


        在资本经济盛行的时代,概念比实际的制造力来得更吸引人。民众的目光在哪里,资金就在哪里。人们总是对所谓的新势力情有独钟,这种从小到大,实现梦想的光环是耀眼的,我们能从预见未来的美好,也能汲取鸡汤的力量,但有时候我们要停下来想想,这种情怀,以现在的制造能力,国内能实现吗?


        不改变汽车制造的商业模式,而仅仅是因为可以代工,不需要调教发动机、变速箱和底盘,就说自己是新造车,那不依然是单向闭门造车吗?除了有些的新的车标,一些怪异的车型之外,还能留下什么呢?

 


        C2B,其实就是汽车个性化定制,一直就是汽车制造业最想解决的部分,很多汽车厂家做过不同的尝试了:


        奔驰的C级和E级,不仅提供了大标和立标两种截然不同的前脸风格,而且将AMG风格的运动套件作为所有大标车型的标准配置,将接近S级豪华质感的轿车风格套件作为所有立标车型的标准配置,就这一招的个性化,打败了只有少数高配用户才能得到M风格套件的宝马3系。


        哈弗H6为了实现个性化定制,12款车型覆盖4种配置级别、2种发动机、2种造型风格。

 


        传统的汽车生产商业模式下,也就到此为止了,为什么没有人敢再进一步?因为完全的C2B太难了。


        汽车定制复杂程度要远远超出制造一部 手机或一台电脑,因此要实现从设计到销售的定制化仍有很长的路要走。而C2B在执行层面会受到交易成本、柔性生产成本、个性需求支付能力以及消费者成熟度 等因素影响,最终的落地情况仍然存有很大不确定性。


        要做C2B,就必须重塑B端,这里面的问题,现实而清晰。


        大量的零件如何合理的放置,有些零件可能只有一个用户选择了,但是这个零件的库位如何解决?供应商到货能否准时,以保证不停线?如何解决需求量小的零件的成本?又如何在工位上完全一车一配置的精细化生产?这些其实都是问题。


        面向消费者的C端呢?最大的困难,其实就是绝大多数消费者没有独立进行个性化定制的能力,他们看不懂那长达数十页的定制列表,也没有兴趣花时间去学习它。消费者看不懂定制列表,是因为中国的汽车文化才刚刚起步,实用和炫耀是人们购买汽车的主要动因,人们还没有来得及去认真学习汽车上各种配置的含义。而在今天这样互联网信息严重过载的时代,多数消费者可能也不再有机会静下心来去学习汽车上各种配置的含义。

 


        就算这些关都闯过去了,定制汽车依然要面对购车成本增加和更长的等待时间以及售后服务等问题。


        所以到今天为止,C2B能把供应商和工厂的节奏一致化,能做得出让消费者看得懂,愿意选,知道怎么选,而且还在不断迭代的接口,能以批量化生产的形式去交车,真的很不容易。


        但不做C2B,显然是不可能的,因为这是显而易见的一股潮流,不然不会有上汽大通、长安、北汽、吉利、雷克萨斯等等所有的厂家,都在这条路上。


        汽车行业做C2B的难度之大、周期之长、跨度之广,对于任何车企来说都绝对不是易事,但这个“烫手山芋”,偏偏就对消费者最具致命吸引力。


        从消费者角度看,个性化是中国汽车市场发展的重要趋势,当汽车消费主体由70、80后逐渐转变为90、00后,汽车消费需求也变得日趋多元化,汽车不再局限于交通工具、代步功能的诉求,而是作为生活的一部分,以此体现个性、表达自我。


        而在汽车制造一段,以消费者为中心的C2B模式则更是一种大潮,马云也公开表示:“未来的世界,我们将不再由石油驱动,而是由数据驱动;未来的世界,生意将是C2B而不是B2C,用户改变企业,而不是企业向用户出售——因为我们将有大量的数据。制造商必须个性化,否则他们将非常困难。”


        而从整个中国汽车工业的角度来看,汽车制造作为高密集型产业,涉及到多种学科人才,它可以映射出整个国家的制造业水平,C2B是为数不多的,根植于中国强大的互联网和数据背景之下,用大数据和智能化完成自我迭代、自我纠错、自我改进的,能带动生产线、物流、配件朝着超柔性生产节拍和在线化生活能力进化的机会,


        这样的进化之下,中国制造业现在普遍存在的机械设备加工能力有限;设计能力带来的制造瓶颈;生产过程中对精度控制的漠视;而为了满足高产量、高生产节拍,降低精度控制难度的问题,才能得到真正的解决。

 


        这也就是我们一直对上汽大通的C2B造车鼓励的原因,有这样一家企业,拿自己的钱,为消费者和整个汽车制造行业去左突右杀的时候,我们应该督促他们,把消费者的个性需求满足的更好,把产品质量和品质做得更好,把精细化和专业化做得更多,而不是一边否定C2B的创新,一边为除了电池和大屏没有一处创新的PPT呐喊助威,给踏实笨拙的人一棒子,为凌空蹈虚者助拳,这样对消费者是误导的,对产业是有害的,对现实是误读的,对明天则是完全不负责任的。


        当实实在在去改变汽车行业固有模式的人被苛责,当能力、精力的真实投入,在金钱至上的生态中被“新概念”汽车的代言人刻意贬低,“快钱”时代真正能给基础制造业带来什么?

中兴之鉴并不远。



版权声明:此文源自商用车之家,如需转载请尊重版权并保留出处。内容若存有质量疑问请立即与本网联系,商用车之家将尽快处理并予以回应。

责任编辑:
分享到:
 
 

网友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