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商用车资讯 » 热点关注 » 正文

从一鸣惊人到困难重重 刘汉如的重卡梦如此蹒跚


十字路口


       以定义重卡新标准为目的出手重卡市场的华菱,起点应该说比较高,有多年日本三菱技术的熏染,又有星马专用车市场的辅助和拉动,产品辅一亮相就瞄准高端重卡市场需求,并将当时国内的重卡主流总成配套企业一网打尽,才有底气喊出定义重卡新标准的口号。


       转折点或许随着一场天灾降临。


       2008年,中国南方大范围受雪灾影响,交通阻滞。彼时, 受国三排放实施等政策影响,包括华菱在内的主流重卡企业销售高涨,纷纷加班加点提高产量、加大库存。可是华菱却受制于发动机、变速箱等动力总成供应不足,不仅没有库存,还直接损失了近3000辆的订单。业内流传的一则刘汉如徘徊在某主流发动机厂商门前的故事,更为毫无依靠的华菱后来走向全面自主之路提供了颇具意味的背景资料。


华菱星马刘汉如-23.jpg


       众所周知刘汉如是一位个性鲜明的掌门人,他与每一个企业家一样都追逐成功、渴望尊敬,被供应商拒绝的滋味无疑让他在后来的无数个夜晚辗转反侧。


       刘汉如曾说:“今天华菱是小,但韬光养晦的华菱只要脚踏实地发展,未来几年一定会在产品、技术、经销商销售服务网络等方面呈现一个大的发展;华菱一定会制造出具备世界水准的产品。”但韬光养晦不能帮助华菱再上层楼,卧薪尝胆之后似乎留给他的选择只有“自主创新”。更重要的是,在国家鼓励自主创新的大环境下,就算是下了一步险棋,可若万一成功了呢?


华菱星马刘汉如-6.jpg


       回过头来看,刘汉如真是一个眼界超前眼光独到的超人。早在2006年,刘汉如就提出“华菱重卡要在400马力以上的产品上狠下工夫,并实现发动机、变速箱、驱动桥的自制,在匹配技术优势上先声夺人。很多人都认为他仅仅是夸夸其谈,那个时候大家根本不了解他是一个言必行,行必果的超人,一定要自己掌控整车性能最重要的“三大件”,并将话语权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2005年,启动车桥项目,2007年,结束车桥外购史,并随着485新型桥的成功开发,形成覆盖国内所有重型车桥品种的完整体系,并且将产品系列化,让当时国内知名车桥企业都为之侧目。


       重卡车桥项目的快速成功给了刘汉如极大的信心,也让刘汉如掷子以汉马为代表的核心关键零部件的规划,下了破釜沉舟的决心。2007年启动发动机项目,短时间内汉马发动机和变速箱横空出世。


华菱星马刘汉如-7.jpg


       2009年,星马汽车收购华菱汽车100%股权,双方的资源互补和华菱蒸蒸日上的国内外业务,给了刘汉如更多空间去实现自己酝酿已久的抱负。时机似乎已经成熟。在华菱整车和核心零部件生产基地,有着国际一流的生产工艺设备和质量检测系统,2013年拥有10升和12升汉马动力平台以及汉马变速箱正式上市。这对于刘汉如而言,恐怕比四次进军汉诺威更觉心底豪情难耐。


       更让人血脉贲张的是,“十二五”期间,华菱星马计划投资50亿元实施年产10万辆重卡、5万台发动机、核心汽车零部件以及年产5万辆重型专用车项目,达产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300亿元、利税30亿元。在重卡市场不景气、产能过剩高达200万辆的现实下,华菱此举究竟是自信还是冒进?所谓古来征战几人回,一将功成万骨枯。即便以如此苍凉来形容有些为过。


华菱星马刘汉如-24.jpg


责任编辑:
分享到:
 
 

网友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